强化扑火组织。
一、指派有扑火经验的同志担任前线指挥员。
二、临时组织的扑火人员,必须指定区段和小组负责人。
三、明确扑火纪律和安全事项。
四、检查扑火用品是否符合要求,扑火服是否宽松,阻燃。
五、加强火情侦察,组织好火场通信、救护和后勤保障。
六、选定进退路线和安全区。
七、从火尾入场扑火,沿着火的两翼火线扑打。
八、不要直接迎风打火头,不要打上山火头,不要在悬崖、陡坡
和破碎地形处打火,不要在大风天气下、烈火条件下直接扑火,
不要在可燃物稠密处扑火。
九、正确使用扑火机具。
什么情况下适用风力灭火机扑火
风力灭火机适用扑打幼林或次生林火灾,草原火灾,荒山草坡火灾。适用风力灭火机,单机扑火作用不大,双机或三机配合可取得较好的效果。以下情况不宜使用风力灭火机;
(1)火焰高度超过2.5米的火;
(2) 灌丛高度在1.5米以上,草科植物高度超过1米地区的火。这是因为草灌高超过1米时,由于视线不清,一旦着火,极其易燃,蔓延迅速,扑火人员撤离不及,容易发生人员伤害事故。
(3) 火焰高度超过1.5米以上的迎面火;
(4) 林中有大量的倒木、杂乱物;
(5) 风力灭火机只能灭明火,不能灭暗火。风力灭火机使用的燃油为机油和汽油混合而成的混合油,严禁使用纯汽油,禁止在火烧迹地加油。加油时,必须离火场10米以上。10米以内,火的辐射作用较大,容易被火的高温引燃着火。
哪些小地形是扑火的危险地带
(一) 沟谷地带。扑火人员在扑救沟谷地带山火时,一是火灾产生的飞火容易引燃附近山场,包围扑火人员。二是火灾燃烧时耗费了大量的氧气,使谷底空气含氧量下降,使扑火人员窒息而死。
(二) 峡谷地带。当风沿着山谷长度的方向吹,而峡谷的长度宽度各处又不同时,在狭窄处风速则增加,称为峡谷风,也叫峡谷效应。火在峡谷处燃烧,火的速度极快,在峡谷地带扑火十分危险。
(三) 支沟地带。如果火灾山场的主沟在燃烧,遇到了支沟,火就会分流。而支沟在燃烧,却不容易向主沟方向发展,因此,如果主山沟发生了火灾,扑火人员从支山沟向主山沟运动很不安全。
(四) 鞍形场地带。当风越过山脊鞍形场(即两山山脊之间相隔不远,且山谷与山脊的高度相差不大之处),容易形成水平和垂直旋风,容易对扑火人员造成伤害。
(五) 依次增高的山场。当火的前方有依次增高的山群,火向前方发展迅速,一下子会烧着几个山头,在火前方的山脊修防火线很不安全。